山东公务员

首页 > 山东公务员 > 考试题库 > 行测 >

2022山东东营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 行测模拟题(427)

东营中公教育 2021-09-07 15:26:47 中公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1. 在讨论留守儿童问题时,有些学者将其归咎于个体和家庭层面的因素,强调亲子分离。但无论是历史上的走西口、闯关东之类的人口国内迁移,还是下南洋形成的人口海外迁移,都曾产生大量留守儿童。明清时期,徽州商人大量外出经商,其家乡也存在大量留守儿童。而由城市化产生的留守儿童,在近代的浙北、苏北等地也早就初具规模。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以后,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一个公共议题呢?这不仅因为其规模日益庞大,更因为乡村社会发生嬗变,从根本上改变了乡村的育人环境。在通往现代化、城市化的路途中,乡村社会完全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乡村文化衰落了。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探讨留守儿童问题不能仅从个体和家庭层面找原因

B.历史上有留守儿童却并未产生问题

C.中国乡村城市化对乡村文化的破坏是毁灭性的

D.乡村社会的衰落是产生留守儿童问题的主要原因

2. 在中国文化的剧烈冲击下,佛教如果不能适应现实情况,必然不能在中国立定脚跟,于是佛教只能做出某一些伪装,以求得生存。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别强调“孝”字,就是歪曲原文含义以适应中国具有浓厚纲纪色彩文化的要求。

对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佛教是一个适应性很强的宗教

B.“孝”是佛典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要义之一

C.佛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影响较深

D.传统文化的力量迫使佛教在传播中采取了变通策略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备考公开课
山东公职类备考公开课
点击查看

山东公务员<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方法技巧 行测 申论 面试 时事政治 经验分享 公安基础知识

考试题库

行测 申论 面试 公安基础知识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