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东营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答案(101)
1.【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题干描述的是肤觉的适应。
2.【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奥苏贝尔提出了同化说理论。他认为人们在认知或学习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遗忘,是因为认知结构出现了简化,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代替了低级的概念,是一种积极的遗忘。
3.【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双趋冲突:当个体以同等程度的两个动机去追求两个有价值的目标时,因不能同时获得而产生的动机冲突。
4.【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环节是执行决定。
5.【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顺向迁移: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逆向迁移: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题干中是先学习自行车影响对三轮车的学习,这是一个顺向迁移,故可排除C、D项。正迁移是有积极作用;负迁移是有消极作用,这里是学习自行车不利于三轮车的学习,属负迁移。故选B。
6.【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可将迁移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A选项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原有认知结构在迁移过程中不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只是得到某种充实。B选项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C选项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题干中不同的武术动作的迁移正属于此。D选项特殊迁移是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之中。
7.【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注意的品质知识点。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题干描述“丁老师一边讲课一边管理学生的活动”,同时注意多项活动,体现了丁老师的注意力分配比较好,这属于注意品质中注意的分配,故本题选B。A项思维品质是衡量人的思维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包括: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逻辑性。C项意志的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D项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ACD项与题意无关,故排除。因此本题选B。
8.【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根据事先有无目的、是否需要意志努力,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注意又叫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有意后注意又叫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题干中突然传来巨响,同学们停下笔向外看去,是不由自主地注意,故此题选择B。
9.【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马斯洛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还认为人的潜能是自我实现的,不是教育作用使然,教育的作用只是提供了一个安全,自由的环境,让自我潜能可以实现。据此可知选项A说法错误。内在学习是指依靠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充分开发潜能,实现自我需要,这是一种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模式;而外在学习则是一种单纯依赖强化和条件作用的学习,是一种被动的、机械的教学模式。据此可知选项C说法错误。罗杰斯认为学生学习主要有认知学习和经验学习两种类型,选项B不属于马斯洛学习理论。故本题答案为D。
10.【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知识点。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两种类型:“匮乏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所谓“匮乏性需要”,也叫基本需要或缺失性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缺失性需要是指人在满足这些需要的时候,完全依赖于外界。当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将会直接危及个体的生存。故本题选B。A项“生长性需要”也叫“成长性需要”,包括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不回避挑战,甚至刻意追求挑战;不回避紧张状态,甚至刻意保持适度的紧张状态。D项属于干扰选项故排除。因此本题选B。